学习物理网--轻松搞定高中物理!

学习物理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材同步 > 高一同步 >

专题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题型分析-导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必修一)

时间:2021-06-02 22:23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第三章 章末总结 专题 牛顿第二定律 题型分析 专题一 力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例 1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变的 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
第三章 章末总结

专题 牛顿第二定律  题型分析

专题一 力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1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变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

C.物体受到的合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做匀变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是恒定不变的,选项A正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就不一定相同了.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时做匀减速运动,B选项错误;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增大,但速度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但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选项D错误.

答案 A

归纳总结: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与加速度之间具有瞬时对应的关系,合力与加速度可同时发生突变,但速度不能.

2.合力增大,加速度一定增大,但速度不一定增大.

3.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一致,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不一定共线.

专题二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

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但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与受力无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是由和它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作用产生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故AB错,CD对.

答案 CD

归纳总结: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其所受外力和其质量共同决定,而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自身的质量与它的加速度大小无关.

专题三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A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绳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 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由这一时刻的合外力决定,分析绳断瞬间两球的受力情况是关键.由于轻弹簧两端连着物体,物体要发生一段位移,需要一定时间,故剪断细线

瞬间,弹簧的弹力与剪断前相同.先分析细线未剪断时,AB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A球受重力、弹簧弹力F1及细线的拉力F2B球受重力、弹力F1′,且F1=F1=mBg

剪断细线瞬间,F2消失,但弹簧尚未收缩,仍保持原来的形变,即:F1F1′不变,故B球所受的力不变,此时aB=0,而A球的加速度为:aA=,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aA,方向竖直向下 aB0

归纳总结:(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且方向一定沿着绳子背离受力物体,不能承受压力;认为绳子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所受拉力多大,长度不变(只要不被拉断);绳子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瞬时产生,瞬时改变,瞬时消失.

(2)轻杆:既能承受拉力,又可承受压力,施力或受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认为杆既不可伸长,也不可缩短,杆的弹力也可以发生突变.

(3)轻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压力,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受力后发生较大形变,弹簧的长度既可变长,又可变短,遵循胡克定律;因形变量较大,产生形变或使形变消失都有一个过程,故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在极短时间内可认为弹力不变.

(4)橡皮条: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其长度只能变长,不能变短,同样遵循胡克定律;因形变量较大,产生形变或使形变消失都有一个过程,故橡皮条的弹力同样不能突变.

专题四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4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W393.tif

(1)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悬线对球的拉力.

解析 法一 合成法

W394.tif

(1)由于车厢沿水平方向运动,所以小球加速度(或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tan θma

小球的加速度agtan 37°g7.5 m/s2.

加速度方向向右,车厢向右匀加速运动或向左匀减速运动.

(2)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 N12.5 N.

法二 正交分解法

W395.tif

建立坐标系,并将悬线对小球的拉力正交分解;如右图所示.

则沿水平方向有Fsin θma

竖直方向有Fcos θmg.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车厢的加速度a和悬线对球的拉力F.

答案 见解析

归纳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依据题意正确选取研究对象。2.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画出受力图和运动情境图。3.列方程:选取正方向,通常选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值,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值,建立方程。4.解方程:Fma用国际单位,解的过程要清楚,写出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专题五 牛顿第二定律和正交分解法

5 质量m1 kg的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α30°,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20 N,求球运动的加速度.(g10 m/s2)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由于竖直向上的拉力F大于小球的重力,故小球沿杆向上运动.以沿杆向上为x轴正方向,垂直于杆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xy方向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求出小球的加速度.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建立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ΣFx=max=Fsin α-mgsin α-Ff=maΣFy=may=Fcos α-mgcos α-FN=0

Ff=μFN,解得

a=(sin α-μcos α)-g(sin α-μcos α)=2.5 m/s2.

答案 2.5 m/s2

归纳总结:正交分解法的一般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2)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再把不在坐标轴上的量(包括力和加速度)进行分解;

(3)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并求解.

专题六 连接体问题

6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60 kg.小车的质量为10 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面对小车的摩擦阻力为人和小车总重力的0.1,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当人以280 N的力拉绳时,试求(斜面足够长)

(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3 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多少?

解析 (1)设人的质量为m1,车的质量为m2,绳的拉力为F,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Ff,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对人与车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m1m2)gsin 30°Ff(m1m2)a

Ff0.1(m1m2)g所以a2 m/s2.

(2)设人受到的摩擦阻力为Ff1

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Fm1gsin 30°Ff1m1a

解得Ff1140 N,沿斜面向上.

(3)以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松手后,设人和车一起上滑的加速度为a1,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1m2)gsin 30°Ff(m1m2)a1(3)

解得a1=-6 m/s2,负号表示方向沿斜面向下

又-va1tt0.5 s

答案 (1) 2 m/s2    (2) 140 N,沿斜面向上.(3) 0.5 s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