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网--轻松搞定高中物理!

学习物理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材同步 > 高一同步 >

专题 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题型分析-导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必修一)

时间:2021-06-02 22:2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第三章 章末总结 专题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题型分析 专题一 利用纸带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例 1 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 AB 段、 BC 段、 CD 段和
第三章 章末总结

专题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题型分析

专题一 利用纸带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1 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解析 通过数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个数,找出每段对应的时间,然后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可得

AB19 cm/s0.19 m/s

BC60 cm/s0.60 m/s

CD60 cm/s0.60 m/s

DE59.5 cm/s0.595 m/s由以上计算数据可以判断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答案 见解析

归纳总结:(1)处理纸带时,一定要分清计时点和计数点间的区别,搞清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2)利用极限思想将平均值过渡到瞬时值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以此为中心的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专题二 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2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为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F,如下图所示.

(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 cmDE两点相距2.90 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D点的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即vD m/s1.40 m/s.

(2)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出加速度为5.00 m/s2.

答案: (1)1.40 (2)5.00

归纳总结:1vt图象的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

2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用a来求解加速度

3.研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除使用打点计时器外,也可以采用频闪照相利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还可以用数字信息系统(DIS)来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并测量运动的加速度,从而作出vt图象,找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