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总结 要点归纳知识点一、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让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的有效值. (1)只有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才一定是最大值的倍. (2)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的电流、电压;交流电表的读数;交流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都指有效值. 知识点二、交变电流的“四值”的区别与联系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都有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以电动势为例:最大值用Em表示,有效值用E表示,瞬时值用e表示,平均值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E=,e=Emsin ωt,平均值不常用,必要时可用电磁感应定律直接求=n.特别要注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在研究交变电流做功、电功率以及产生的热量时,只能用有效值;另外,各种交流电表指示的电压、电流和交流电器上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指的都是有效值,与热效应有关的计算,如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必须用有效值,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只能用平均值,千万不可混淆. 知识点三、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1)=,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2)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变压器是一个副线圈时,才满足=,但是变压关系总满足=.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 知识点四、远距离输电 1.在求解远距离输电问题时,一定要先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来,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并依次写出各部分的符号以便备用.一般设两个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1′、n2、n2′,相应的电压、电流、功率也应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2.远距离输电的功率损失 在远距离输送电能计算线路功率损耗时常用关系式P损=IR线计算.其原因是I线较易由公式I线=求出,P损=U线I线或P损=,则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U线不易求出,且易把U线和U输相混淆而造成错误.远距离输电中的功率关系:P输=P线损+P用户. 典例分析 一、负载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
A.2 B.3 C.4 D.5 解析 设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根据变压器匝数比与电流成反比的关系,则原线圈电流为I时,副线圈电流为kI;原线圈电流为4I时,副线圈电流为4kI。 根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 UI-I2R1=(kI)2(R2+R3) 4UI-(4I)2R1=(4kI)2R2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k=3。 答案 B 归纳总结:(1)开关断开时,负载为R2和R3,开关闭合时,负载为R2。 (2)电流表的示数前后不同,R1上消耗的电压不同,则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同,输出电压也就不同,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3)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或者根据前后两次电压源的总功率都等于R1、R2、R3相应的功率之和,也可以解题。 二、线圈匝数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a合到b时,I1将增大 B.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b合到a时,R消耗的功率减小 C.保持U1不变,K合在a处,使P上滑,I1将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K合在a处,若U1增大,I1将增大 解析 K由a合到b时,n1减小,由=,可知U2增大,P2=随之增大,而P1=P2,又P1=I1U1,从而I1增大,A正确;K由b合到a时,与上述情况相反,P2将减小,B正确;P上滑时,R增大,P2=减小,又P1=P2,P1=I1U1,从而I1减小,C错误;U1增大,由=可知,U2增大,I2=随之增大,由=可知I1也增大,D正确。 答案 ABD 归纳总结:本类型题目首先应该明确变压器的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要求辨清原副线圈中的变量与不变量,明确各量间“谁制约谁”的制约关系,处理这类题型,先找出不变的量,并以此量为突破口向其他量渗透。 三、交变电流和力学的综合问题
A.所有粒子都不会打到两极板上 B.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 C.运动过程中所有粒子的最大动能不可能超过2Ek0 D.只有t=n(n=0,1,2…)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才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 解析 带电粒子在平行于电场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平行于电场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竖直速度的变化量为零,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该方向上的位移最大,此种情况下,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所有粒子都不会打到两极板上,故A选项正确;带电粒子进入电场的时刻不同,运动轨迹不同,时间均为周期的整数倍,离开极板时,竖直速度为零,故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当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时,电场力做功最多,粒子获得的动能最大;研究粒子在平行于电场方向上匀加速运动的过程,设板间距和板长为d,垂直于电场方向:=vx,平行于电场方向:=2,vy=·,联立各式解得,vy=vx,则粒子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m=vx,最大动能为Ekm=mv=m2=mv=2Ek0,则运动过程中所有粒子的最大动能不可能超过2Ek0,故C选项正确. 答案 ABC 归纳总结:解题时首先要将初始条件把握住,然后按运动和力的关系,对交变电压的正、负阶段带电粒子的受力和运动细节分作详细的物理过程分析,从而得知带电粒子的运动究竟属于哪种情境,必要时还可画出粒子的速度图象帮助分析判断. 四、变压器中线圈串、并联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1)请在次级画出如何连接的示意图; (2)计算灯泡正常发光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大小. 解析 (1)由电压和匝数的关系知=,=. 代入数据得:U2=2 V,U3=7 V.由U2、U3的结果知仅用两个副线圈中的任一个都不能使三盏灯正常发光. 若将两线圈的端点2与3连接,则有:=.解得U14=5 V,仍不符合题目要求. 若将两线圈的端点2与4连接,则有:=.解得U13=9 V. 由公式R=知,“6 V,0.9 W”的灯泡电阻R= Ω=40 Ω,“3 V,0.9 W”的灯泡电阻R′= Ω=10 Ω. 由以上所求数据可知,当两盏“6 V,0.9 W”的灯泡并联再与“3 V,0.9 W”灯泡串联接入U13时恰正常发光.所以在次级的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 (2)利用P入=P出得I1U1=0.9×3 W.则I1== A≈0.012 A. 答案 (1)见解析图 (2)0.012 A 归纳总结:对于线圈的串、并联,与电阻的串、并联相类似,一方面要判断两线圈两接头的连接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判断两线圈的绕向关系. 五、变压器与分压器的比较
A.10 V,10 V B.10 V,4 V C.4 V,10 V D.10 V,0 解析 图甲是一个自耦变压器,当A、B作为输入端,C、D作为输出端时,是一个降压变压器,两边的电压之比等于两边线圈的匝数之比.当C、D作为输入端,A、B作为输出端时,是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比也等于匝数比,所以C、D接4 V交流时,A、B间将得到10 V交流.图乙是一个分压电路,当M、N作为输入端时,上下两个电阻上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的大小成正比.但是当把电压加在P、Q两端时,电流只经过下面那个电阻,上面的电阻中没有电流,MP两端也就没有电势差,即M、P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当P、Q接4 V直流时,M、N两端电压也是4 V. 顺便指出,如果M、N或P、Q换成接交变电压,上述关系仍然成立,因为在交流纯电阻电路中欧姆定律照样适用. 答案 B 归纳总结:变压器和分压器都是用来改变电压的设备,在改变电压时,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如图所示,变压器只能工作在交流电路中,且其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同一个变压器既可以当升压变压器也可以当降压变压器使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可以比原线圈的大,也可以比原线圈的小或相等. 2.分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分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如图所示,它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既可应用于直流电路,又可应用于交流电路. 六、远距离输电
解析 按题意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电源端的输出功率 = 所以输电线中电流为
升压变压器 副线圈送电电压为 所以升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
输电线上电压的损耗ΔU损=IR=10×30 V=300 V 则降压变压器
据题意知,U2′=220 V,所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因为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所以可正常发光的电灯盏数为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