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网--轻松搞定高中物理!

学习物理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材同步 > 高二同步 >

第三章 章末总结-同步导学(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时间:2021-06-02 23:53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第三章 章末总结 第三章 章末总结 要点归纳 知识点一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让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做
第三章 章末总结

第三章  章末总结

要点归纳

知识点一、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让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的有效值.

(1)只有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才一定是最大值的倍.

(2)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的电流、电压;交流电表的读数;交流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都指有效值.

知识点二、交变电流的四值的区别与联系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都有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和平均值.以电动势为例:最大值用Em表示,有效值用E表示,瞬时值用e表示,平均值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E=,eEmsin ωt,平均值不常用,必要时可用电磁感应定律直接求=n.特别要注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在研究交变电流做功、电功率以及产生的热量时,只能用有效值;另外,各种交流电表指示的电压、电流和交流电器上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指的都是有效值,与热效应有关的计算,如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必须用有效值,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只能用平均值,千万不可混淆.

知识点三、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1)=,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2)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只有变压器是一个副线圈时,才满足=,但是变压关系总满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

知识点四、远距离输电

1.在求解远距离输电问题时,一定要先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来,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并依次写出各部分的符号以便备用.一般设两个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1n2n2,相应的电压、电流、功率也应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2.远距离输电的功率损失

在远距离输送电能计算线路功率损耗时常用关系式PIR线计算.其原因是I线较易由公式I线=求出,PU线I线P=,则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U线不易求出,且易把U线U相混淆而造成错误.远距离输电中的功率关系:PP线损P用户.

典例分析

一、负载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

1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4 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2    B3           C4               D5

解析 设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根据变压器匝数比与电流成反比的关系,则原线圈电流为I时,副线圈电流为kI;原线圈电流为4I时,副线圈电流为4kI

根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

UII2R1(kI)2(R2R3)

4UI(4I)2R1(4kI)2R2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k3

答案 B

归纳总结:(1)开关断开时,负载为R2R3,开关闭合时,负载为R2

(2)电流表的示数前后不同,R1上消耗的电压不同,则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同,输出电压也就不同,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3)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或者根据前后两次电压源的总功率都等于R1R2R3相应的功率之和,也可以解题。

二、线圈匝数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

2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K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

A.保持U1P的位置不变,Ka合到b时,I1将增大

B.保持U1P的位置不变,Kb合到a时,R消耗的功率减小

C.保持U1不变,K合在a处,使P上滑,I1将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K合在a处,若U1增大,I1将增大

解析 Ka合到b时,n1减小,由,可知U2增大,P2随之增大,而P1P2,又P1I1U1,从而I1增大,A正确;Kb合到a时,与上述情况相反,P2将减小,B正确;P上滑时,R增大,P2减小,又P1P2P1I1U1,从而I1减小,C错误;U1增大,由可知,U2增大,I2随之增大,由可知I1也增大,D正确。

答案 ABD

归纳总结:本类型题目首先应该明确变压器的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要求辨清原副线圈中的变量与不变量,明确各量间谁制约谁的制约关系,处理这类题型,先找出不变的量,并以此量为突破口向其他量渗透。

三、交变电流和力学的综合问题

3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  )

A.所有粒子都不会打到两极板上

B.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

C.运动过程中所有粒子的最大动能不可能超过2Ek0

D.只有tn(n0,1,2)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才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

解析 带电粒子在平行于电场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平行于电场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竖直速度的变化量为零,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该方向上的位移最大,此种情况下,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所有粒子都不会打到两极板上,故A选项正确;带电粒子进入电场的时刻不同,运动轨迹不同,时间均为周期的整数倍,离开极板时,竖直速度为零,故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当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时,电场力做功最多,粒子获得的动能最大;研究粒子在平行于电场方向上匀加速运动的过程,设板间距和板长为d,垂直于电场方向:vx,平行于电场方向:2vy·,联立各式解得,vyvx,则粒子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mvx,最大动能为Ekmmvm2mv2Ek0,则运动过程中所有粒子的最大动能不可能超过2Ek0,故C选项正确.

答案 ABC

归纳总结:解题时首先要将初始条件把握住,然后按运动和力的关系,对交变电压的正、负阶段带电粒子的受力和运动细节分作详细的物理过程分析,从而得知带电粒子的运动究竟属于哪种情境,必要时还可画出粒子的速度图象帮助分析判断.

四、变压器中线圈串、并联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4  一个次级有两个不同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如图甲所示.如图乙,将两盏标有“6 V,0.9 W”和一盏标有“3 V,0.9 W”的三盏灯泡全部接入变压器的次级,且能够正常发光.已知U1220 V,匝数如图.

(1)请在次级画出如何连接的示意图;

(2)计算灯泡正常发光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大小.

解析 (1)由电压和匝数的关系知.

代入数据得:U22 VU37 V.由U2U3的结果知仅用两个副线圈中的任一个都不能使三盏灯正常发光.

若将两线圈的端点23连接,则有:.解得U145 V,仍不符合题目要求.

若将两线圈的端点24连接,则有:.解得U139 V.

由公式R知,6 V,0.9 W的灯泡电阻R Ω40 Ω3 V,0.9 W的灯泡电阻R Ω10 Ω.

由以上所求数据可知,当两盏6 V,0.9 W的灯泡并联再与3 V,0.9 W灯泡串联接入U13时恰正常发光.所以在次级的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

(2)利用PPI1U10.9×3 W.则I1 A0.012 A.

答案 (1)见解析图 (2)0.012 A

归纳总结:对于线圈的串、并联,与电阻的串、并联相类似,一方面要判断两线圈两接头的连接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判断两线圈的绕向关系.

五、变压器与分压器的比较

5  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中,当AB10 V交变电压时,CD间电压为4 V;当MN10 V直流电压时,PQ间电压为4 V.现把CD4 V交流电压,PQ4 V直流电压,则AB间和MN间的电压分别是(  )

A10 V,10 V         B10 V,4 V       C4 V,10 V              D10 V,0

解析 图甲是一个自耦变压器,当AB作为输入端,CD作为输出端时,是一个降压变压器,两边的电压之比等于两边线圈的匝数之比.当CD作为输入端,AB作为输出端时,是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比也等于匝数比,所以CD4 V交流时,AB间将得到10 V交流.图乙是一个分压电路,当MN作为输入端时,上下两个电阻上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的大小成正比.但是当把电压加在PQ两端时,电流只经过下面那个电阻,上面的电阻中没有电流,MP两端也就没有电势差,即MP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当PQ4 V直流时,MN两端电压也是4 V.

顺便指出,如果MNPQ换成接交变电压,上述关系仍然成立,因为在交流纯电阻电路中欧姆定律照样适用.

答案 B

归纳总结:变压器和分压器都是用来改变电压的设备,在改变电压时,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如图所示,变压器只能工作在交流电路中,且其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同一个变压器既可以当升压变压器也可以当降压变压器使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可以比原线圈的大,也可以比原线圈的小或相等.

2分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分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如图所示,它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既可应用于直流电路,又可应用于交流电路.

六、远距离输电

6   有条河流,流量Q 2 m3·s1,落差h5 m,现利用其发电,若发电机总效率为50%,输出电压为240 V,输电线总电阻R30 Ω,允许损失功率为输出功率的6%.为满足用电的需要,则该输电线路所使用的理想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各是多少?能使多少盏“220 V,100 W”的电灯正常发光?

解析 按题意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电源端的输出功率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P=I2R

所以输电线中电流为

=10 A

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电压=240 V

副线圈送电电压为

所以升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

=6125

输电线上电压的损耗ΔU=IR=10×30 V=300 V

则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电压

300 V=4 700 V

据题意知,U2=220 V,所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4 700220=23511

因为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所以可正常发光的电灯盏数为

=470

答案 =6125 =23511 47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