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重核裂变及链式反应 1.裂变: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块质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2.铀核裂变: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裂变,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其中最典型的反应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三个中子.核反应方程式为: U+n→Ba+Kr+3n. 3.链式反应:当一个中子引发一个铀核裂变后,反应释放出的中子又轰击其他原子核产生裂变……,这样的反应一代接一代进行下去的过程,叫作裂变的链式反应. 4.临界体积和临界质量:通常把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作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作临界质量. 5.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裂变物质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或裂变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 知识点二、对重核裂变的分析 1.铀核的裂变和裂变方程. (1)核子受激发: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2)核子分裂: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间的斥力作用而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2或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核能. (3)常见的裂变方程: ①U+n―→Xe+Sr+2n. ②U+n―→Ba+Kr+3n. 2.链式反应的条件. (1)有慢中子轰击. (2)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 以上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则另一个条件自动满足. 3.裂变反应的能量:铀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发生质量亏损,所以放出能量.一个铀235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如果按200 MeV估算,1 kg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 8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裂变时能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 4.铀的同位素中铀235比铀238更易发生链式反应. 在天然铀中,主要有两种同位素,99.3%的是铀238,0.7%的是铀235,中子能引起这两种铀核发生裂变,但它们和中子发生作用的情况不同. (1)铀235:俘获各种能量的中子都会发生裂变,且俘获低能量的中子发生裂变的概率大. (2)铀238:只有俘获能量大于1 MeV的中子才能发生裂变,且裂变的概率小.能量低于1 MeV的中子只与铀核发生弹性碰撞,不引起裂变.因此,为了使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利用纯铀235. 知识点三、核电站 1.核电站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燃料:浓缩铀235; (2)减速剂:铀235容易捕获慢中子发生反应,采用石墨、重水或普通水做减速剂; (3)控制棒:为了控制能量释放的速度,就要想办法减少中子的数目,采用在反应堆中插入镉棒的方法,利用镉吸收中子能力很强的特性,就可以容易地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2.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是热源,如图为简化的核反应堆的示意图. 铀棒是燃料,由天然铀或浓缩铀(铀235的含量占2%~4%)制成.石墨(或重水)为减速剂,使反应生成的快速中子变为慢中子,便于铀235吸收,发生裂变,减速剂附在铀棒周围.镉棒的作用是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所以也叫控制棒.控制棒插入深些,吸收中子多,反应速度变慢;插浅一些,吸收中子少,反应速度加快.采用电子仪器自动地调节控制棒的升降,就能使反应堆安全正常地工作.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内能,这时通过水或液态钠做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内能传输出去,用于推动蒸汽机,使发电机发电.发生裂变反应时,会产生一些有危险的放射性物质,很厚的混凝土防护层可以防止辐射线射到外面. 知识点四、核聚变 1.聚变发生的条件: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轻核接近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15 m,这要克服电荷间强大的斥力作用,要求使轻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就要给它们加热,使物质达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2.轻核聚变是放能反应:从比结合能的图线看,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聚变反应是一个放能反应. 3.核聚变的特点. (1)在消耗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时,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更多的能量. (2)热核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使反应进行下去. (3)普遍性: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4.核聚变的应用. (1)核武器——氢弹:一种不需要人工控制的轻核聚变反应装置.它利用弹体内的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热核聚变爆炸. (2)可控热核反应: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典例分析 一、核裂变反应
A.B+n→Li+He B.U→Th+He C.N+He→O+H D.U+n→Ba+Kr+3n 解析 由链式反应特点知:反应过程中由一个中子引发裂变,放出2~3个中子促成链式反应,故D正确. 答案 D 二、核电站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核裂变,半衰期,链式反应.根据题给裂变反应方程,可知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选项A正确.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有影响,只有铀块体积大于临界体积时才能发生链式反应,选项B错误.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铀核的半衰期不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 AC 三、核反应的综合应用
A.X是中子 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解析 在该核反应中,H+H→He+X+17.6 MeV,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则X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可知X是中子,故A正确.在X+Y→He+H+4.9 MeV中,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Y的电荷数为3,质量数为 6,则Y的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3,故B错误.两个核反应都释放能量,都有质量亏损,故C错误.两核反应均为核聚变反应,故D正确. 答案 AD 自我检测 1.一个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的裂变方程为U+n→X+Sr+2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解析 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235+1)-(94+2)=140个,B错误;中子数为140-(92-38)=86个,A正确;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但是其总质量数是不变的,C、D错误. 答案 A 2.一个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的一种核反应方程是U+n→Xe+Sr+10n,放出的能量为E,铀235核的质量为M,中子的质量为m,氙136核的质量为m1,锶90核的质量为m2,真空中光速为c,则释放的能量E等于( ) A.(M-m1-m2)c2 B.(M+m-m1-m2)c2 C.(M-m1-m2-9m)c2 D.(m1+m2+9m-M)c2 解析 铀235裂变时的质量亏损:Δm=M+m-m1-m2-10m=M-m1-m2-9m,由质能方程可得E=Δmc2=(M-9m-m1-m2)c2. 答案 C 3.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H+C→N+Q1,H+N→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X是He,Q2 >Q1 B.X是He,Q2 >Q1 C.X是He,Q2 <Q1 D.X是He,Q2 <Q1 解析 由核反应过程必须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X是He.放出热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分别为0.002 1 u和0.005 3 u,故Q2>Q1. 答案 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裂变与衰变相同,也能自发进行 B.核反应堆中链式反应速度可人工控制 C.核电站用的核燃料必须是纯铀棒 D.核武器——原子弹,应用的是重核裂变 解析 裂变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核电站用的核燃料是铀棒,其成分是天然铀或浓缩铀(铀235的含量占2%~4%),不是纯铀棒,C错误;镉棒控制核反应堆中链式反应速度,B正确;原子弹应用的是重核裂变,D正确。 答案 BD 5.当一个重核裂变时,它所产生的两个核( ) A.含有的质子数比裂变前重核的质子数少 B.含有的中子数比裂变前重核的中子数少 C.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 D.可能是多种形式的两个核的组合 解析 由于在裂变反应中吸收一个中子而释放出几个中子,质子数没有发生变化,而两个新核的中子数减少,A错误,B正确;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亏损而释放出能量,并不等于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在裂变反应中,产物并不是唯一的,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6.关于重核的裂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重核只能存在一种裂变方式 B.一种重核可以有多种裂变方式 C.重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比中等质量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大,因而裂变时,存在质量亏损,释放大量核能 D.中等质量核的核子平均质量比重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大,因而裂变时存在质量亏损,释放大量核能 解析 一种重核可以有多种裂变方式,A错误,B正确;重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比中等质量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大,C正确,D错误。 答案 BC 7.(综合)下列方程中,表示核裂变的是( ) A.U→Th+He B.U+n→Ba+Kr+3n C.6C→7N+ 0-1e D.Be+He→6C+n 解析 裂变是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核反应,选项B正确。选项A为α衰变,选项C为β衰变,选项D为发现中子的人工核转变,A、C、D错误。 答案 B 8.人类通过链式反应来利用核能的方式有下列哪两类( ) A.利用可控制的快中子链式反应,制成原子弹 B.利用不可控制的快中子链式反应,制成原子弹 C.利用可控制的慢中子链式反应,建成核反应堆 D.利用不可控制的慢中子链式反应,建成核反应堆 解析 原子弹爆炸时,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快中子直接被铀核吸收,发生裂变反应,放出核能,链式反应速度不可控制,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核能,A错误,B正确;核反应堆释放核能的速度是稳定的,利用可控制的慢中子链式反应建成,C正确,D错误。因此答案选B、C。 答案 B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小 B.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大 C.目前所有核电站都只利用重核裂变释放大量的核能 D.核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无任何污染 解析 目前核电站都用核裂变,核能是比较清洁的能源,但也有一定的污染,故A、C正确,B、D错误。 答案 AC 10.镉棒在核反应堆中的作用是( ) A.使快中子变慢中子 B.使慢中子变快中子 C.使反应速度加快 D.控制反应速度,调节反应速度的快慢 解析 在核反应堆中石墨起变快中子为慢中子的作用,A、B错误;镉棒起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调节功率大小的作用,C错误,D正确。 答案 D 11.一个氘核(H)和一个氚核(H)结合成一个氦核(He),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已知氘核质量为m1=2.014 1 u,氚核质量为m2=3.016 0 u,氦核质量为m3=4.002 6 u,中子质量为m4=1.008 665 u,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求: (1)写出聚变的核反应方程; (2)此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多少?平均每个核子释放出多少核能?(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1)核反应方程为H+H→He+n. (2)此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为 Δm=2.014 1 u+3.016 0 u-4.002 6 u-1.008 665 u=0.018 835 u, ΔE=Δmc2=0.018 835×931.5 MeV≈17.5 MeV. 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核能为 MeV=3.5 MeV. 答案 (1)H+H→He+n (2)17.5 MeV 3.5 M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