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网--轻松搞定高中物理!

学习物理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考备考 > 一轮复习 >

一轮复习02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实验二

时间:2021-06-03 00:11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实验二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 . 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F 1 、 F 2 与另外一个力 F ′ 产生相同的效果,看 F 1 、 F 2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 F 与 F ′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2 .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

实验二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1甲所示.

1

(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如图乙所示.

(5)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同.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可选;若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

(2)使用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范围.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轴线方向一致.

(4)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

2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是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之间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3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要按有效数字位数要求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作图时使用刻度尺,并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1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2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2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 (2)B (3)C E 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解析 (1)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至O点的拉力一定沿AO方向;而两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至O点的拉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由于误差的存在,不一定沿AO方向,故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替代,故B正确.

(3)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

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3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

3

(1)乙图中F1F2FF四个力,其中力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A.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2)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________ N.

答案 (1)F D (2)9.0

解析 (1)F在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的.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前后两次要求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故ABC错误,D正确.(2)根据丙图读出力的值为9.0 N.

2.有同学利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OAFTOBFTOC,回答下列问题:

4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5________(选填)是正确的.

5

答案 (1)BCD (2)A (3)

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

2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如图6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

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6

 

F(N)

0

0.50

1.00

1.50

2.00

2.50

l(cm)

l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

找出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 O.

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7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

7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8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

8

(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9中作出FOAFOB的合力F的图示.

9

(4)通过比较F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 (1)见解析图甲 10.0(9.89.910.1均正确)

(2)1.80(1.701.90均正确) (3)见解析图乙 (4)FOO

解析 (1)作出Fl图象,如图甲所示,求得直线的横轴截距即为l0,可得l010.0 cm

(2)可计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 N/m50 N/m

OA6.00 cmOB7.60 cm,则橡皮筋的弹力为

FkΔx50×(6.007.6010.00)×102 N1.80 N

则此时FOAF1.80 N

(3)FOBFOA1.80 N,两力的合力F如图乙所示.

(4)FOO的作用效果和FOAFOB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FFOAFOB两个力的合力,所以通过比较FFOO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拓展创新的两种方法

以本实验为背景,以实验中操作的注意事项、误差来源设置条件,或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

1.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迁移

2.实验器材的改进

(1)橡皮筋弹簧测力计

(2)钩码弹簧测力计

3.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10甲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B上,如图乙所示.

10

(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ab长度要相同

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要测量图甲和图乙中橡皮筋的长度

d.要记录图甲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

e.要记录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

(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

b.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

c.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

答案 (1)bce (2)c

解析 (1)首先应明白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即用橡皮筋的伸长量来表示弹力的大小,所以实验中一定要测橡皮筋的长度,而没必要关心细绳ab的长度,选项bc中的操作是需要的,为了确保力的合成的等效性,需要记录题图乙中结点O的位置及过结点O的竖直方向,选项e中的操作是必需的.

(2)为了能用橡皮筋的伸长量表示弹力大小,满足Fkx,应让k值相同,即橡皮筋的材料、粗细、原长均要相同,选项c正确.

4(2014·江苏·11)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1

(1)实验记录纸如图11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F2的方向分别过P1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 NF23.85 N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12甲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

 

                    图甲           图乙

12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乙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答案 (1)见解析图(F4.64.9 N都算对)

(2)FaFb (3)BD

(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解析 (1)作出的图示如图所示.

 (2)重物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重力不变,两次实验时,橡皮筋拉力FT的方向相同,故水平拉力F大小相等,即FaFb.

(3)根据题图可知,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

(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等可减小误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