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A.tanφ=sinθ B.tanφ=cosθ C.tanφ=tanθ D.tanφ=2tanθ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2 C.20 D.200
18.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19.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1016 m3 B.4×1018 m3 C.4×1020 m3 D.4×1022 m3
t/s
21.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º逐渐增大至90º的过程中 A.t1始终大于t2 B.t1始终小于t2 C.t1先大于后小于t2 D.t1先小于后大于t2
22.(18分) Ⅰ.(6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物块的质量m1、m2; 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④绳子的长度。 ⑵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 。 ⑶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为达到上述目的,将答题卡上对应的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⑵连线完成以后,当S1与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90 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70 V。由此可以计算出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V,电源电动势为_____V。
23.(14分)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参考答案 14.D 15.AD 16.C 17.B 18.CD 19.B 20.D 21.B
Ⅱ.⑴连线如图 ⑵7,6.3 23.
25.⑴ 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