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气体温度就越高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小
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º的入射角入射 B.红光以45º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º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45º的入射角入射
A. C.tanα D.cotα
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m处的质元位于y=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A.0.60m B.0.20m C.0.12m D.0.086m
A.h B.1.5h C.2h D.2.5h
19.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下降;若两板间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上升。若两板间电压为-U,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A.2v、向下 B.2v、向上 C.3v、向下 D.3v、向上
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Δm,相应的能量ΔE=Δmc2=2.2MeV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用能量等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C.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D.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
A. B. C. D.
22.(18分)
①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值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②合上开关S。 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有明显偏转。 ④记下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U1和U2。 ⑤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下V1和V2的多组读数U1和U2。 ⑥求Rx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Ⅱ)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和R0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 (Ⅲ)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1、U2、R0、V1的内阻r1、V2的内阻r2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
24.(19分)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r,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l的光滑平行导轨上,并与之密接;棒左侧两导轨之间连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的初速度v0。在棒的运动速度由v0减小至v1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度I保持恒定。导体棒一直在磁场中运动。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
25.(20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参考答案
22.⑴4.593 ⑵(Ⅰ)如右图所示 (Ⅱ) 23.⑴ 24.
对月球和嫦娥一号分别用万有引力定律: 设卫星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由于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 由以上分析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