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物理 [关键词] 物理科普/激光 [文件] wlkp30.doc [标题] 激光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 激光的形成与发展
自从六十年代初发明激光器和观察到激光现象以来,激光原理、技术、应用等都获得蓬勃的发展。对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军事技术、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机器,工农业的发展都已起着很大影响,预期对二十一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国民经济与国防的发展,都将发挥越来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激光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阐述。 一、历史的回顾 激光器的发明是与物理学长期基础研究的积累与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至少可追朔到过去的50年。首先十九世纪末引起物理学观念的革命,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最先提出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概念,解释了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与光波波长的关系。以后如光电效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建立了光的量子论的观念,1913年丹麦物理学玻尔最早用量子论的观念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建立起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光辐射的联系,1917年爱因斯坦进而阐述辐射的量子模型时指出,原子中吸收光子只有一个过程,而原子电子发射光子存在两个过程,即自发发射与受激发射,这是首次被理论预言光源发射光子可能被感生辐射或称受激发射,并且指出受激辐射的光子与人射的光子具有相同频率,相同位相,相同偏振,相同传播方向等特性。但对通常光源在通常发光时温度处于平衡态下受激辐射是无法观察到的。因之以后多人在研究观察受激辐射,引入负温度、负吸收等概念,直至1955年由美国科学家唐斯等与苏联科学家普罗霍洛夫等,首次提出三能级模型理论,同年实现了氨分子微波激射器。后于1958年美国的唐斯与萧洛,前苏联科学家巴索夫、普罗霍洛夫分别提出在红外及可见光波段实现量子放大器的理论。终于1960年首次被美国的梅曼用红宝石作工作介质,用脉冲氙灯作光泵,发明红宝石激光器及观察到激光现象,很快在许多国家的实验室重复了该项实验。 二、激光发射的基本过程 (1)辐射的吸收与发射。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核与绕核运动的电子所构成。在微观世界中电子绕核运动能量不能有任意值,只能取某些固定值,为了表达电子的能量状态,通常用符号 其中 光子是辐射能量的最小单位,一般讲来只有正好符合二能级差的光子才能引起光子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这些作用过程可分为三种,可用图1加以说明。 图中 (2)粒子数分布反转。为了获得光通过的介质,光场能量获得增加,一般要使相应于入射光子的能级的粒子数分布反转,即高能态的粒子数大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不符合正常温度的平衡统计分布,这从简单二个系统中较难加以考虑。如果考虑有三个或四个以上能级的系统,在某一对特定能级间粒子分布反转是可以达到的。为了说明形成分布反转的能级状态,这里只选用了一个具有四能级系统的例子。 (见图2) 图2( (3)光学谐振腔。光通过粒子数分布反转的介质获得了光增益或放大,通常有限长度的介质单程增益很低,为了获得足够的放大,需要依赖在介质的两端放置一对相互平行的反射镜,光在反射镜间可以为回多次通过,相当于无限制地延长了粒子数反转的介质,能够维持光线多次反射的平行反射镜组,称光学谐振腔。构成反射镜组可以是一对平行平面,也可以是一对球面,或泛共焦球面,即二球面的焦距不一定相同,焦点不一定重合,图3是谐振腔的作用的说明。(附图3)
图中1代表具有粒子分布反转的激活介质,2、 对反射镜对的相互配置有一定限制,依赖于两个镜面的曲率半径和间距大小,光线在反射镜间来回反射或称光振荡,可以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一般设计的激光谐振腔,需要满足稳定条件。若令两个镜面的曲率半径为 对平面平行腔, (4)激光器振荡的阈值条件。通常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晶体的不完整性。反射镜的透过率不为零等因素,激活介质的腔内损耗必然存在。为了形成激光,光在粒子数反转介质中来回传播,其每次的行程的增益必须克服或大于损耗,才能使振荡持续。当振荡中光放大的增益等于光损耗的条件,称为振荡的阈值,一旦介质的增益超出阈值增益,光强的增长将非常激烈。假定激光介质的增益与损耗的条件是均匀分布,则光在谐振腔中来回一次的增益 其中 其中 与此相应 当
(5)激励条件的某些考虑。为了使激光介质形成粒子数反转,必需有外加的激励手段,依赖于激光介质的类型,其激励方式是很不相同,通常对晶体激光介质,只能用光泵激励,要选择光泵辐射的光谱与介质相应的吸收光谱相匹配,为了光泵的激励效率,外加的聚光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光泵的光源可选择高压氙灯、氟灯、汞灯,有连续与脉冲的工作方式,其形式有直管形、共轴式,或螺旋形等,一般选用市售商品便于更换。近年来,更有用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晶体的激励光源,因为二极管激光器体积小,效率高,发光效率常达60~70%,与上能级吸收能更有效匹配。是较理想的全固化小型泵源,半导体激光器的多片集成,连续输出功率已达千瓦级,本身既是很好的激光器,又可作成很好的泵源。聚光系统,通常用椭圆聚光镜;圆柱聚光镜、漫反射聚光器等增加有效耦合入射泵的光能。为了供给光泵的能量,尚需有相应的电源,依赖于连续或脉冲输出,电源的电压、线路多有不同组合。对重复脉冲及连续激光器、介质、光泵及反射聚光系统,都要有效的冷却,以确保多余的热量可很快散发,否则由于激光介质的升温,不仅会影响激光输出的质量、稳定快,甚至会使激光器振荡停止。为了估算所需泵光的功率,可以解光泵粒子分布的速率方程组,对前述四能级系统,在阈值条件下,单位体积介质所需的泵功率 该方程中只考虑了均匀展宽线型对光泵功率的需要,其中 气体激光器的激励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依赖于具体的激光气体介质,可用光泵、放电、电子束、化学、气体动力激励等多种手段。以放电为例,小功率HeNe激光器通常采用直流辉光放电,或射频放电激励。 图4( 三、激光的输出特性 前节仅简述了激光是怎样产生的,其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因为激光器这一新型光源射出的激光与普通光源发射的光缆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概括为方向性、相干性单色性、高亮度等。 (1)方向性。普通光源,如灯泡发光、蜡烛发光、太阳光线都是由光源在 (2)相干性与单色性。即取激光束波横截面上任意二点与光束前后任意两点所组成的电磁波幅,彼此是相互关联的,前者表现为空间相干性,后者表现为时间相干性。通常两个点光源发出的光强在空间交汇于一点时是光强相加,而相于光源中两点发光在空间某点交汇,光强是其振幅相加,因为光强是比例于振幅的平方,则为单一光强的四倍,相当于
倘若将一束光分裂为二束,并使该二束光行过不同的光程 (3)高亮度。亮度是表示光源的明亮程度,定义为光源在单位表面积、单位立体角所发射的光功率,若考虑光源的线宽,则需计及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单色亮度。激光的亮度很高,由于激光的方向性和大功率,其亮度较常规光源高许多数量级。其典型值:He-Ne激光~1010瓦·米-2·立体角一1,Q调制红宝石激光器~1016瓦·米一2·立体角一1,经放大后的 随着激光输出加大,新的高阶模也会参加振荡,这种随模式增加的功率增长,一般不改变或很少改变光源亮度。因而为了有效利用激光功率密度,提高单模输出的激光功率将更为基本,当然在一些只要激光能量的场合,将不受限制。 对高质量的激光器,激光束是单模高斯强度分布,对于焦长为f的透镜,光束发散角为 四、五彩缤纷的激光家族· 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发明以来,激光器的种类已进人百花齐放的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所有物质都可能做成激光介质,构成激光器,无论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半导体,又无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聚合物、染料等都可用作工作介质。从运作的时间分类有连续、脉冲、Q调制、重复脉冲、短脉冲,超短脉冲器件,脉冲的时序已可控制,由锁模,至脉压缩等技术应用,超短脉冲已达皮秒(10-2秒)及飞秒(1飞秒=10-15秒)领域,最短的脉冲记录已达4.5飞秒脉宽,只包括几个光波波长。以功率分类:有小功率,中等功率,大功率,超高功率器件,当前最大功率的器件,连续输出超过一百万瓦,单脉冲输出大于几十万焦耳。用光波波长分类,可分为远红外、红外、近红外、可见、紫外、远紫外、软X射线。X射线激光器也能运转,其波长几乎覆盖了电磁波的整个波段。此外又可分为单频、稳频、选频、调频、多彼长、多色,直至白光激光器。激光束的质量,即模式也是重要因子,模是电磁场在空间组成的稳定花样,一种模式对应于一种花样,模可分为横模、纵模、单模、多模、选模、锁模器件等等,激光腔的结构不同,调整略有差别,模式则有变化。因为激光器光学谐振腔的长度远大于光波波长,所以是一种多模式的光学谐振腔。此外,激光器的激励方式,由于其能量供给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光泵、放电激光器、电子束泵;气体动力激励、化学反应激光器、量子阱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等等。 五、结束语 激光器发展的40年来,人类对光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有了更新的发展,过去光源的发光是自发的,无序的,原子的运动与发光是无规可寻的。激光器的发光是非自发的,发光是有序化进行,原子是被组织起、协调一致的发光,这是由输入多余能量的熵减少过程。从而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有了更高层次的了解,由线性光学发展为非线性光学、传统光学是眼的延伸,现代光学已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光电子信息技术,甚至发展而成为产业。由于激光器中输出大量光子,光子的能量也发挥出越来愈重要的作用。在甘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激光对高科技的影响也将是与日俱增,估计甘一世纪激光对高科技的作用将在:(1)生命科学,其中包括激光医学与农业应用,(2)能源科学,其中包括同位素分离。受控核反应发电、太阳能利用中发挥作用,(3)信息科技,尤其在光纤通信、计算机技术中发挥作用,(4)先进武器系统,包括战术与战略武器系统的两个方面,(5)先进制造机器、未来工业系统,将包括光、机、电、算、材的综合自动控制、智能化、灵巧机器中起关键技术作用。 此外对各学科中渗透也会广泛发生影响。 |